12
马静敏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博苑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科,北京 100096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的防治已得到高度重视,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通过饮食、运动、药物、健康教育及血糖监测等“五架马车”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其中饮食疗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糖尿病的诊断初期,更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可有效逆转糖尿病患者回归至血糖正常人群。
中医药膳食疗历史悠久,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为中心,寓医药于食,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目的。关于中医食疗,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周代就已有“食医”“疡医”“疾医”“兽医”之分。《神农本草经》载食疗方剂 6首。《千金要方》专设“食治”篇,分果实、菜蔬、谷木、鸟兽4门,对各种食物作了分类介绍,内容涉及食治、食养、食禁等各方面。《太平圣惠方》设“食治门”,载方160首;《圣济总录》“食治门”3卷载有285首食疗方。《本草纲目》除了收载药物外,还记载了大量食疗方。清代《食物本草会纂》全面总结了前代的食疗经验,使中医食疗理论达到新高度。
《黄帝内经》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这是中医“消渴”病名最早的记载,初步认识到“过食肥甘”是消渴的主要病因。《素问·腹中论》谓:“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已强调了消渴患者要控制饮食、禁食膏粱厚味。孙思邈提出:“食物消作小便”“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认为消渴患者应限制咸食和面、米,为饮食治疗消渴提供了中医依据。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是“以脏补脏”的思想萌芽,首次记载了猪胰治疗消渴。陶弘景《名医别录》认为大麦、粟米、黄雌鸡、鳝鱼均能治疗消渴。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是我国的第一部食疗专著,记载了淡竹、栗子壳、青小豆、猕猴桃、菘菜等多种治疗消渴食物的性能和药效。《本草纲目》记载豇豆、菠菜、白扁豆、橄榄;众多中医典籍都记载了“止消渴”的食疗方。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医对膳食独特的见解,不仅包括了食物性味的平衡,也提倡少食多餐、饥饱适中,节制饮食,方可调治疾病。
中医将食物区分寒热温凉属性,与中药相同,食物的选择上也应先辨识体质,通过“药食”以平衡人体阳寒热、增强五脏功能,才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因此,患者应该从自身的具体病情出发,对照以下证型及临床表现,选择适合自己的药膳,以便到达较好的效果。
1.阴虚者:表现为口渴欲饮、口干烦热、便干尿黄、舌红苔少, 食疗原则以养阴为主。常用药食如生地、枸杞子、葛根、生山药、苦瓜等,常用药膳有枸杞莴苣粥(先将米和莴苣一起煮,快熟时放入枸杞,煮熟即关火);枸杞子炖兔肉、山药炖猪胰子、山药黄连汤、五汁饮、麦冬生地茶、玉竹麦冬鸭、苦瓜枸杞鳗鱼球、葛根红枣绿豆汤、天冬枸杞粥、地黄粥等。
2.气虚者:表现为疲乏无力、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白, 食疗原则以补气为主, 常用药食如人参、黄芪、山药、南瓜、茯苓、莲子、芡实等, 药膳处方如山药莲子粥、黄芪山药粥、芡实鸭、韭菜煮蛤肉及天花粉山药粳米粥等。
3.气阴两虚者:气虚、阴虚症状同见, 食疗原则以益气养阴为主, 常用药食如人参、黄芪、西洋参、枸杞子、生地、黄精等, 药膳处方参杞茶、人参炖猪胰子、花粉生地杂米饭、黄芪怀山汤、党参麦冬炖兔肉、山药南瓜粥、参杞汤、人参炖猪胰子、猪胰炒山药等。
4.阴阳两虚者:表现为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手足背寒、舌淡, 食疗原则以滋阴助阳为主, 常用药食如肉桂、鹿角片、枸杞子、人参、仙灵脾、黄芪、洋葱等, 药膳处方如鹿头汤、参杞灵脾粥、洋葱炒胰片、参杞灵脾饮、芝麻枸杞鸡丁、怀杞肉片、杜仲核桃炖猪腰、韭菜枸杞炒鸡丁、芡实核桃枸杞饭、土茯苓猪骨汤等。
5.肝火上炎者:表现为头晕目眩、头痛目赤, 食疗原则以平肝清火为主, 常用药食如桑叶、菊花、决明子、苦丁茶, 药膳处方如苦丁茶饮、菊花茶等。
6.胃肠结热者:表现为烦渴多食、大便干结, 食疗原则以泄热增液为主, 常用药食如苦瓜、魔芋、萝卜、南瓜、槐角等, 药膳处方如苦瓜炒肉、苦瓜茶等。
7.血脉瘀滞者:表现为心胸刺痛、舌暗唇紫, 食疗原则以活血化瘀为主, 常用药食如山楂、葛根、桃仁、海藻等, 药膳处方如山楂杞果茶等。
8.兼有水停者:表现为面足浮肿、小便不利, 食疗原则以利水消肿为主, 常用药食如冬瓜皮、陈皮、桑白皮、葫芦皮、玉米须、赤小豆、生姜皮、鲫鱼、鲤鱼等, 药膳处方如鲤鱼汤等。
另外,糖尿病伴高血压者表现有头晕目眩,可用苦丁茶,也可用天麻、槐角、八角、菊花、桑叶代茶饮;糖尿病伴心脑血管疾病者,可吃山楂、桃仁,喝杞果菊花饮(枸杞子、莴根、菊花、山楂);糖尿病伴皮肤感染者,可用二花茶(金银花、菊花等);糖尿病伴有视力减退者,可用耳聪目明粥(山药、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粳米),耳聪目明粥不但能明目,还具有壮阳补精、健脾益肾的功能;糖尿病伴发肾病可用玉米须冬瓜赤豆饮。
总之, 只要患者了解糖尿病饮食调治和辨证用膳的原则, 并付诸实施,才能从中受益。
作者简介:马静敏,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博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站长。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性肾脏病的诊治。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分会理事、北京市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社区“十、百、千”骨干。
文章编号:2024-CME-S23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