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假冒网站举报平台 / 投诉电话:022-60276810

健康科普

30

得了慢性肾脏病该怎么吃?

李健思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每年的3月9日是世界肾脏日,而我国作为慢性肾脏病大国,患病率高达10.8%,且逐年上升。但公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知度仅为12.5%,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同时,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损伤和个人饮食习惯的不同,大多存在营养失衡,而力所能及的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对提升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的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即可高度怀疑患有慢性肾脏病。

2.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慢性肾脏病患者通过合理饮食、积极的营养干预,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身营养状况,缓解不适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那么什么是合理的饮食呢?根据自身疾病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膳食方案。

1)低盐低脂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控制每日盐分摄入量,如果伴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更应严格限制。食盐每日建议控制在3g以内(大约1个啤酒瓶盖量),推荐使用无碘盐。我们需要注意生活中有很多隐形盐摄入,比如味精、酱油、咸菜、酱菜、面包、方便面、沙拉酱等都含有大量盐分,食用这些食物都需要记录在每日盐分摄入中。通常,5ml酱油约等于1g盐,1个咸鸭蛋即含有4g盐。为了改善食物口味,我们可以使用醋、蒜、葱、姜等调味品代替咸味。为了减少烹饪食物的用盐量,我们可以做菜时不放盐,但在勾芡的芡汁里放入定量食盐,或炒菜出锅前撒定量食盐,做到心中有数。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减少脂肪的摄入,特别是动物脂肪。生活中,需要减少动物油脂摄入,比如炒菜少用动物油,少吃油炸食品,少喝菜汤油汤,少吃肥肉等,同时,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蛋黄、动物内脏、海鲜等。

2)优质蛋白饮食

优质蛋白指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数量充足,同时氨基酸模式接近人体的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在人体的吸收率、利用率要高于其他蛋白质,且产生代谢废物少,从而可以减轻肾脏负担。一般动物性蛋白要比植物性蛋白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也更丰富。常见的优质蛋白包括鱼、瘦肉、蛋清、低脂牛奶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摄入并非越低越好,需要根据自身营养状态调整,一般不低于0.60.8g/kg体重,必要时可于营养科就诊,通过营养筛查来制定个体化的蛋白摄入方案。

3)低钾、低磷饮食

由于人体的钾主要来源于食物,90%从肾脏排泄,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调节钾代谢的能力会明显下降,尤其是肾损伤的中后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高钾血症。高钾可能引起肢体麻木、肌肉酸痛、损害心肌、心律失常甚至导致死亡。所以,低钾饮食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非常重要。常见的高钾食物包括茄子、土豆、动物内脏、绿叶菜及香蕉、橙子等水果。为了减少绿叶菜中的钾含量,可以在烹饪前将绿叶菜放入大量开水中焯水,将菜沥干水分后烹饪,剩余的水弃掉。蔬菜汤中通常钾含量较高,需要避免菜汤泡饭的吃法。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磷的排泄也会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低钙高磷的情况,从而出现继发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甚至骨质疏松。控制饮食中的磷摄入,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常见的高磷食物包括蛋黄、菌菇、干果、虾、奶粉、动物内脏及可乐等饮料。为了减少磷摄入,煮鸡蛋可以吃蛋白弃掉蛋黄,食用肉类时弃掉肉汤,减少精加工食品如面包、方便面等的摄入。

4)适度限水

若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尿量达1000ml以上,一般不需要严格限水,但也不可过多饮水。若尿量每日小于500ml或伴有水肿、高血压、心衰等症状,需严格限制液体的摄入。限水不仅指限制饮用水,也包括限制摄入汤类、粥类、水果和蔬菜等高含水量食物的摄入。为了减少水摄入,可以限盐、口含冰块减少口渴感,使用有刻度的小杯子明确饮水量。同时,要严格限制酒精摄入。

总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低钾、低磷、适度限水为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肾损伤的程度进行个性化调整,必要时可于营养科就诊,完善营养筛查,设计合理的食谱并按照食谱进食。“吃的对”有助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简介:李健思,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系统损伤与修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文章编号:2024-CME-S230029


上一篇:浅谈肩周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杂志信息

更多 +
  •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编    辑:《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    版:《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 主    编:张彦文
  • 编辑部主任:王  瑾
  • 国际刊号:ISSN1004-6763
  • 国内刊号:CN12-1206/G4
  • 发    行:《继续医学教育》杂志发行部
  • 投稿邮箱:cme@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