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假冒网站举报平台 / 投诉电话:022-60276810

健康科普

19

保护胆囊健康:从饮食出发,预防胆囊疾病

沈盛1  陶颖2

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上海 200032

2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2

胆囊,是我们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位于人体右上腹,依偎在肝脏的怀里。虽然小小一个,但却肩负着储存、浓缩、排空的功能,同时还有分泌、吸收、调节、菌库、抗菌、免疫、保护等多种功能。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对胆汁的调控。胆囊将肝脏细胞每天分泌的800~1000ml胆汁储存起来,然后浓缩为60~80ml,在身体需要的时候排入肠道内,帮助肠道消化食物。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扰乱了胆囊的正常工作节奏,影响了胆汁的排放,从而导致胆囊疾病在我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为了保护我们的胆囊、维护身体的健康,了解如何从饮食出发预防胆囊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胆囊疾病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超过10%。其中,胆囊结石最为常见,其他良性疾病还包括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炎以及其他胆囊良性肿瘤与先天性胆囊发育异常等。此类疾病往往都是通过体检,或再出现胆囊炎症症状后检查发现,平素并无感觉。而这些良性疾病又都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均有导致胆囊癌变的风险。胆囊一旦癌变,则是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一类癌症,其手术根治率低、辅助治疗不敏感,又被称为肿瘤中的“无冕之王”。因此预防胆囊良性疾病的发生,是预防胆囊癌的关键,对维护身体健康而言至关重要。

傅玄在《口铭》中写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短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意思是说,疾病往往是由于饮食不恰当引起的,提醒人们要注意饮食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问题。饮食不恰当,不仅是指饮食不卫生,还与饮食习惯和结构问题相关,包括:①饮食不规律,不按时一日三餐,如不吃早餐等。②饮食过多或过少,如暴饮暴食和过于节制饮食等。③饮食结构不当,如高糖饮食、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等。胆囊疾病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密切,这些饮食问题均可能引发胆囊疾病,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

首先是饮食不规律。它是引发胆囊疾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胆汁一般在空腹时都储存于胆囊内,在进食后则会刺激胆囊收缩,将胆汁排放入胃肠道,发挥其消化功能。不按时一日三餐,会导致胆汁分泌与排放不规律。特别是经常不吃早餐,会延长胆汁停留在胆囊内的时间,容易出现胆汁淤积,而长时间胆汁淤积可能会导致胆囊内形成结石。当然,目前尚无明确研究表明不吃早餐与胆结石存在关系。但空腹时间过长,是明确导致胆汁淤积的原因,从而存在诱发胆结石的风险。因此,按时一日三餐,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能有效地预防胆囊疾病的发生。

其次是暴饮暴食与过度节制饮食。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导致胆汁分泌排泄功能出现异常,使胆囊及胆管内压力明显升高,从而诱发各类胆道感染,如胆囊炎或胆管炎,甚至胰腺炎。而节食则会导致胆囊收缩能力下降,使胆汁淤积于胆囊内,从而增加出现胆囊结石的风险。而且进食量减少会使胆固醇含量升高,同时加速人体的脂肪代谢,从而导致胆汁内胆固醇浓度升高。这些同样容易引起胆汁淤积,造成胆固醇的超饱和状态,从而形成胆固醇性结石。暴饮暴食与节食的人群同样还会因为进食过多或过少,造成身体体质变差,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率。

最后是饮食结构不当,高糖、高脂、高盐饮食等。①长期高糖饮食,摄入糖分过多,会导致脂肪的过度分解,加重胆囊的负担,进而诱发胆囊炎。高糖食物还会加快胆固醇积累,导致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等比例失调,不仅增加胆汁淤积,还导致胆囊结石,特别是胆固醇性结石的风险。此外,高糖饮食是肥胖与糖尿病的诱因,而肥胖与糖尿病均是胆囊良恶性疾病的危险因素。②脂肪的摄入将刺激胆囊排放胆汁进入肠道内以帮助消化,而高脂饮食则会加重胆囊排放负担,持续过度收缩,增加胆囊炎的发病风险。同时高脂食物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是胆结石的主要成分,过量摄入同样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增加胆结石的风险。另外,大量脂肪在肠道内堆积会引发的消化不良和腹胀不适等症状,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同样会对胆囊形成负面的影响。③高盐饮食中所含的大量钠离子,也会刺激胆囊排放胆汁,同时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这些均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高盐摄入会增加体内液体淤积,导致水肿,从而在胆囊上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影响其收缩功能,进一步增加胆囊疾病的发病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胆囊健康,应该保持一日三餐规律适量饮食,避免空腹时间过长,或避免出现暴饮暴食和节制饮食的情况。饮食应注意结构均衡,荤素搭配;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的摄入,如海鲜、肥肉、油炸食物和坚果等,以降低对人体胆道代谢的负担,预防胆囊疾病的发生。另外,提倡控制烟酒,因为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刺激胆囊引发炎症与结石。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给予的饮食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降低胆囊疾病的发病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胆囊健康,从饮食开始预防胆囊疾病,共同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简介: 沈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副主任医师。

文章编号:2024-CME-S230024


杂志信息

更多 +
  •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编    辑:《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    版:《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 主    编:张彦文
  • 编辑部主任:王  瑾
  • 国际刊号:ISSN1004-6763
  • 国内刊号:CN12-1206/G4
  • 发    行:《继续医学教育》杂志发行部
  • 投稿邮箱:cme@vip.163.com